国产无码

EN
Language: ENGLISH

本科教育

国产无码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为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国产无码 各专业采用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国产无码 现有5个本科专业。各专业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国产无码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招生人数。

        通信工程专业(多媒体方向、数字通信网方向)

            通信工程(拔尖人才创新班)

            2018年面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区域行业需求,结合海洋通信特色,依托学科优势,设置国产无码 通信工程(拔尖人才创新班)。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检验,施行学科、专业、产业深度融合与多方协同的培养模式,强化创新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5G+”数字通信网、“AI+”多媒体通信特色人才,满足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对具有卓越工程技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实现了新工科人才培养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的转变。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工程素质,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适应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够在通信及相关领域胜任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及行业骨干。

            主要课程:本研一体化课程(8学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计算机通信网、数字图像处理、无线网络技术、信息论与编码、Matlab与工程数学、移动应用开发、随机信号分析、多媒体智能处理、射频电路设计、多媒体通信技术、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网络系统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在完善“平台+模块+项目”体系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化型(海外合作高校)、应用创业型(校外企业实践基地)和创新型(校内学科研究团队)三种不同模式的精细化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起设立通信工程专业拔尖创新班,遴选出优秀本科生,配置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升学:就业主要在通信技术类企业(华为、海康威视、大华等)、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保险金融类、事业单位类等。近2年平均有超74%毕业生升学成功,录取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香港大学等。出国深造的学校有:英国的南安普顿大学、美国的华盛顿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

            通信工程

            国产无码 “通信工程”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目前该专业在浙江省属高校位列第一,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五星级专业(邱均平2025年排名在全国排名前1.8%,9/501,国产无码 排名第一)。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44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4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达100%,博士比例96.7%以上。本专业拥有国家特聘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级别人才2人,省杰青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2人。所培养学生优秀,在考研、创新科研和竞赛等方面全校领先,就业率高、就业单位优质、起薪高、后劲足。

            培养目标:国产无码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良好工程素质,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适应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够在通信及相关领域胜任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及行业骨干。

            主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计算机通信网、数字图像处理、无线网络技术、信息论与编码、Matlab与工程数学、移动应用开发、随机信号分析、多媒体智能处理、射频电路设计、多媒体通信技术、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网络系统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是国家双万计划全国一流专业建设点、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新兴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宁波市品牌建设专业。本专业依托国产无码 “双一流”建设所组建“力学、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群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与学科互动建设、协同发展。该学科为省一流建设学科(A类),具有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博士点、一级硕士点,实现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培养。另外国产无码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入选浙江省首批一流学科、建有教育部新型通信技术与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多媒体通信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嵌入式系统联合重点实验室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多项高级别奖项。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多专业交叉;软件和硬件协同发展;“最容易找到好工作”的专业;行业发展快,人才需求量极大。

            就业升学:本专业属于未来最有前景的专业之一,就业率高,就业单位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事业单位类(如国有企业、部队等)、高端企业类(高端IT企业、三资企业等)、保险金融类以及其他企业,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杭州海康威视、浙江大华、英飞特电子、浙江移动、宁波银行、宁波均胜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本专业是国产无码 考研王牌专业,录取率高(21届31%,22届42%,23届46.3%,24届38%,25届42.27%),录取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产无码 等高校。出国深造的学校包括: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美国的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方向、集成电路技术及应用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电子、信息等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电子信息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跟踪本专业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在嵌入式系统或集成电路等领域从事相应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设计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原理、高频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系统设计工程实践、模拟电子系统设计工程实践、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和测试、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及工程实践、数字集成电路前/后端设计及工程实践、综合电子系统设计工程实践、汽车电子技术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全国五星级专业(全国并列排名第六),是“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A类)。专业所支撑学科拥有博士后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博士点,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工程两个硕士点,实现了本/硕/博一站式培养模式。依托国家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教育部工程中心、浙江省嵌入式系统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国产无码 、宁波市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本着解决国家芯片等“卡脖子”问题,结合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特点,形成了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础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模块+项目驱动”特色课程体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0人(博士占比100%),其中高级职称33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专业培养的学生先后获得国际/国内经典赛项的金奖、一等奖等100多项,包括“互联网+”、“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等;各类荣誉及奖学金覆盖率达60%以上。

            就业升学: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和良好的就业机会,近年与企事业单位的签约率达98%以上,如大华、腾讯、阿里、华为、士兰微、中/工/农行等。毕业生可以在电子、通信等领域从事相应的高新技术研究、企事业单位管理等工作,是起点薪资高、收入增长快的本科专业。此外,继续深造已经形成氛围,升学率高(2021届27.2%,2022届20.9%,2023届26.2%,2024届28%,2025届28%),深造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丹麦DTU大学等高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向、智能网络与安全方向 )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过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类高级专门人才。尤其是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网络安全等领域,培养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软硬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语言(C/C++/Java/Python等)、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与国产无码 同龄,是本校最早的八大专业之一。本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十二五”及“十三五”优势专业。率先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连续两次入选了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高校(全国仅72所)。专业所支撑学科包括移动计算与人机交互二级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同时也是省一流建设学科(A类)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专业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推行小班化导师制教学,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编程基础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先后获得包括“互联网+”、“挑战杯”、ACM/ICPC程序设计、服务外包等学科竞赛的金奖、一等奖等200多项。

           就业升学:主要在知名IT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科技企业等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毕业生薪资水平在本校所有专业中居首。学生创办的科技企业在国内、省内都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业故事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联播》、浙江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近三年升学率保持在35%左右,去向为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控制方向,电力系统方向)

           培养目标:面向电气工程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尤其是面向新能源电力系统和电机控制领域,培养具备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素养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能源、控制、电子以及电气装备制造业、电力系统等行业和科研院所胜任工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运行维护、工程组织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工程电磁场与波、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气设备及控制基础、电机学、MCU原理及应用、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机器人控制技术。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首批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目前也是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宁波市优势专业,2014年晋升为四星专业,2022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体现了多层次创新能力的工程培养体系,开设具有新兴行业特色的平台课程及方向模块课程,面向新能源、机器人、智能制造、电气控制对专业技能的需求。专业拥有10个专业实验室,提供丰富的实践课程,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专业还建设有2个学生创新基地,开展机器人技术等实训和学科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意识的培养。

           就业升学: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大型国有企业、大型制造企业以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智能设备等新兴产业,从事管理、研发等职位,就业率达98%以上。近三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平均考研录取率在25%左右,85%以上录取学生进985、211、双一流学科高校深造,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连理工、南京航空航天、北京航空航天以及加州理工国产无码 、伦敦大学国产无码 、哥伦比亚大学等海外高校。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于2021年6月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国260多个光电专业仅有20个左右通过该认证。专业具有一支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优青/省特技专家/省级高层次人才等人才组成的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科教融合师资队伍。专业负责人戴世勋老师获得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入选2018年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

           培养目标:专业致力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尤其是面向光通信和光传感领域,培养光电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预期学生毕业5年左右,具有工程实施、项目管理、自主创业的能力,能独立承担相关岗位的关键任务。

           主要课程: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激光原理及应用、光通信技术、光电检测技术。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专业实施小班化、精品化教学模式,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平台,通过科研助力教学、校企联合培养、小班化授课模式,构建了贯穿全过程,融入各环节的德智相融育人体系,依托开放互融的办学环境与激发潜能的创新文化,形成科教协同育人、研学全程贯穿的特色优势。

           就业升学:依托一流的办学环境,研学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近三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平均升学率约35%,大多数同学都就读于国内重点大学或研究机构,如浙江大学、上海光机所、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就业公司包括海康威视、舜宇光学、嘉莱光子、永新光学、水晶光电及群创光电等大型光电类企业,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去了中国移动,宁波银行等知名企业。



(更新于2022年5月19日)